村庄村居干净利落,绿树红叶随风摇曳,坑塘水面清澈如镜,条条道路干净平坦,与沿线鳞次栉比的农房、麦田、绿树、碧水相映衬,待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起,吠犬杂鸣鸡,灯火荧荧归路迷……初冬时节的杨营镇,宛如一幅被岁月精心渲染的和美乡村画卷。
自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为进一步巩固提升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杨营镇人大主席团把助力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重要抓手,引领带动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精细化,赋能全域向“美”而行。
持续整治攻“难点”
在日常管理方面,严格落实垃圾清理、环境维护、宣传引导等具体工作,加大垃圾清运的推动力度,按照“户清理、村收集、乡转运”的统一处理模式,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日消除”,确保治理不走过场、清理不留死角、清运不留痕迹,全面提高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同时,健全村庄日常清洁、生活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定人定岗定路段和村组,解决集中整治后的长效保洁难题,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规范化水平。
在集中攻坚方面,坚持集中整治与常态管理同步推进,瞄准村域公共空间,聚焦主次干道、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坑塘沟渠、空闲院地等重点区域,重点对房前屋后、闲置院落、边沟路角等卫生死角盲区和乱堆乱放、污水乱流等易反弹问题,定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真正做到横到边、竖到底、全覆盖、无缝隙。同时,组织各村全面动员群众力量,调配充足机械设备,采取“机械+人力”双线推进的方式,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规范一处、洁净一处”。
今年以来,该镇共出动机械1000余台次,拆除残垣断壁200余处、长期无人居住危房100余座,清理坑塘30余个,清理沟渠5000余米,清理生产生活垃圾7000余吨。
全面提升增“亮点”
大力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坚持把路域环境整治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力抓手,按照先治理后添彩的原则,做到路域环境集中整治和道路环境提升同时发力,打造“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生态”的通行环境。一方面,坚持与集镇管理相结合,在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摆摊设点、车辆乱停、招牌杂乱等违规行为的同时,规划临时市场、统一引摊入市,规范停车秩序、优化出行环境,为群众打造安全、规范、有序、整洁、良好的集镇风貌。另一方面,坚持与“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相结合,集中对辖区内国省道、县乡道沿线乱搭乱建、私栽乱种、破旧房屋及残垣断壁,采取先整治清理净化,后边沟修缮、路肩硬化、绿化美化的方式,大力实施道路沿线路宅分离行动,路容路貌实现了“进城有序、进城见景、进城见美”。
积极开展绿化美化工作。一方面,严格按照绿化养护管理要求,重点对道路两侧、河道沟渠、村庄周边绿化,全面开展清除杂草落叶、修剪枯枝病枝、病虫害防治等绿化管护工作,确保巩固辖区绿化美化成果。另一方面,按照“一花一景、一路一特、一户一韵、一村一品”要求,深入开展“百村千园”“一宅变四园”“五美庭院”等活动,充分利用村内“金边银角地”、房前屋后闲置空地、道路两侧等地,建设“微菜园”、打造“微景观”,做到见缝插绿、扩绿增绿,努力实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整治目标。
实施村级路灯亮化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在新修的滨河路、新增的游园广场等地段,安装路灯照明设施。同时,积极开展路灯排查检修工作,组织维修人员对乡村主干道老化、接触不良线路改造换新,对不亮灯、“眨眼灯”进行维修更换。
今年以来,累计提升道路12.6公里,栽植行道树13000余棵,增加绿化5300余平方米,新安装路灯70余个。
强化督查抓“痛点”
坚持落实日检查、周通报机制。由镇市政所和人居办联合成立巡查工作小组,采取“日常保持+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每天对重点路段、各村主次干道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巡查督导,深入各村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空闲宅基地等易发问题区域,着重检查荒草清理、乱堆乱放、农村“小广告”等人居环境重点问题。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拍照存档,要求各村限期整改,确保督查有深度、整治有力度,切实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效果。
健全月观摩考评和奖励激励制度。将横向观摩评比纳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治理机制,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以“看成效、找差距、再提升”为目的,对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村庄给予奖励,激励先进鼓励后进,不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展现实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杨营镇人大将持续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难题,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落地见效、提档升级,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更多人大力量。
通讯员 郭旭